>>您当前位置:首页 -> 专题 -> 2022 -> 网络普法 与宁同行 -> 以案释法
网信说法以案释法 | 宁夏网警公布5起网络谣言典型案例
2025-09-01 10:48:30   
2025-09-01 10:48:30    来源:宁夏网警

  为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,坚决遏制谣言传播乱象,近期宁夏公安机关网安部门聚焦群众反映强烈、破坏网络生态的谣言信息,集中查处一批通过虚构事实、编造剧情等手段博取关注、非法牟利的违法行为,有效维护了网络秩序和社会稳定。现将5起典型案例通报如下:

  案例一:蒋某某捏造命案细节扰乱公共秩序案近期,网民蒋某某在一网络平台新闻评论区,发布关于“永宁县黄河大桥杀人案”的虚假评论,虚构案件细节,误导大量网民关注讨论。经查,该网民发布案件相关内容纯属捏造。公安机关依法对蒋某某予以行政处罚。

  案例二:马某某编造婆媳虚假事件扰乱公共秩序案近期,网民马某某在某网络平台直播中,肆意编造婆媳矛盾、家庭变故等虚假事件进行卖惨引流,利用同情心引导网民连麦互相对骂,引发部分网民围观讨论,造成不良社会影响。公安机关依法对马某某予以行政处罚。案例三:马某某虚构“养老金”信息扰乱公共秩序案近期,网民马某某与其团队在某短视频平台直播时,编造夫妻关系不和等虚假情节进行引流带货。发布大量涉“养老金”不实信息,利用“绑架”“失忆”等虚假剧情吸引关注,造成恶劣社会影响。公安机关依法对马某某等人予以行政处罚。

  案例四:张某某虚构“苦情剧”扰乱公共秩序案近期,网民张某某为博取流量、吸引关注,提升某网络平台直播间人气,虚构家庭伦理类故事,并以每小时70元的价格雇佣三名“演员”扮演角色,策划“苦情剧”剧本,故意制造婚姻家庭矛盾、互相谩骂侮辱等虚假事件,造成恶劣社会影响。公安机关依法对张某某予以行政处罚。

  案例五:杨某某虚构孩子被无故打伤扰乱公共秩序案近期,网民杨某某为向相关部门施压,在多个网络平台发布“某施工现场,孩子无故被打伤”等虚假信息,引发当地居民对治安状况的担忧,扰乱社会公共秩序。公安机关依法对杨某某予以行政处罚。

  【网信说法】

  网络空间并非法外之地,编造传播虚假信息不仅误导公众认知,更可能引发社会恐慌、破坏公共秩序。上述案例中,部分网民为追求流量或个人目的,通过虚构“苦情剧”“养老金骗局”等手段牟利,部分行为甚至涉及雇佣演员、策划剧本,已构成对网络生态的严重破坏。

  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》《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》等相关法律法规,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编造、传播虚假信息扰乱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。网信部门提醒广大网民:在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,务必提高信息辨别能力,不造谣、不信谣、不传谣。如发现可疑信息,可通过官方渠道举报,共同维护清朗网络空间。

【编辑】:张海莹
【责任编辑】:张海莹